人参灰霉病
2020-05-20

人参灰霉病是近几年产区严重趋重发生病害.发病率可达到 40%以上.是人参的主要病害之一。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、叶柄、茎秆和果实,发病严重时亦可危害根部。

【症状诊断】

1.多从受冻害坏死和掐断的花梗处浸染发病.殃及叶柄,致使叶柄腐烂、脱落。茎基部受害:多发生于近地表处,茎上病斑椭圆形、灰揭色,明显可见灰色霉状物叶片被害: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浸染.初为水浸状、褐色斑点,病斑扩展迅速,呈青褐色至灰褐色较大病斑、多生出灰色霉状物。果实受害:籽实褐色、多生有灰色霉状物:根部受害:浅揭色软腐、多生有灰色霉状物。

2.典型特征:受害部位多可见密生土灰色霉状物。

【病原鉴定】 病原菌为真菌半知苗亚门葡萄孢子属。灰霉病病菌菌丝淡色、有隔:分生孢子梗较长,多直立,褐色,有隔.顶端具分枝:分枝顶端膨大呈头状,其上密生小柄,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如同葡萄穗状,故而得名;分生孢子球形至卵球形,淡色,单胞。后期可形成黑色、不规则形的菌核。

【发病规律】 灰霉病病苗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。翌年病菌孢子或菌丝萌发,形成大量分生孢子,可直接浸染幼茎,但多经伤口浸染.掐花感病及风雨淋溅、农事操作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。在人参生育期内,可进行多次再浸染。蔓延迅速。持续低温、多雨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的适宜条件。参苗密度过大、通风透光差、土壤板结、氮肥过多等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流行。一般5 月中旬开始发病. 6月中旬至8月中旬均为发病盛期。

【防治措施】

1.田间管理基本同黑斑病。但光照过弱.易造成田间空气湿度大、温度低而使病菌繁殖、夏延.连续阴雨天应注意通风和尽可能适量增加光照,

(l)出苗展叶期花蓄受冻了的地块和年份,灰霉病茵易从冻坏的花梗处感染,应重点防治。

(2)掐花后,尤其是掐花时及掐花后阴雨天,灰霉病菌易从掐断的花便处感染病菌,应及时喷药并注意避免阴雨天掐花。

(3)持续低温多雨天气、灰霉病易爆发.应重点防治。

2. 安全用药基本同黑斑病的防治,但应注意在以下时期和情况下必须选用对灰霉病高效的药剂.可选用和瑞 1000倍液、或倍保750倍液或灰雄1000倍液与天达参宝600倍液混用.或用秀安750佑液、或贺青1000倍液加80%代森锰锌500倍液与天达参宝600倍液混用,或阿米西达1500倍液,或靓剑1500倍液。


来源:中国知网